您好,欢迎访问南宁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

用户登录 注册
管理员登录

服务热线

0771-2285888

扫码立即沟通

当前位置:

首页

>

新闻资讯

>

行业动态

>

正文

党的二十大关于产权制度改革及农村要素流转有关精神解读(连载二)

前文:

 党的二十大关于产权制度改革及农村要素流转有关精神解读(连载一)

 

第三部分:农村要素流动的重要性和现状

一、农村要素流动的定义和作用的介绍 

(一)农村要素流动的定义

要素是一个具有丰富含义的概念,不同学科的研究体系和逻辑的不同,对要素的定义和分类也就不同。从传统意义上讲,西方经济学领域中的要素指的是生产要素,包括土地、资本、劳动力、信息和技术等,这些生产要素是社会进行正常生产经营所必不可缺少的。本次所讨论的农村要素,是指区域范围内农村的资源、资产、资金,及所涉及的劳动力、生产技术及农业相关数据信息等要素。资源即人们从事农业生产或农业经济活动所利用或可利用的资源,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经济社会资源。农业自然资源是指农业生产可以利用的自然环境要素,如土地资源、水资源、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等。这些要素在空间中具有流动性,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要素禀赋和组合,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区经济。农村要素流动是指农村资源要素在区域内或者在区域间的流转交易,构建成种类丰富、覆盖全面的农村要素市场。

(二)农村要素流动的作用

1.农村要素流动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

要素流动以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为准则,即要素总是从边际生产率较低的领域流向边际生产率较高的领域,以获得最佳的效益。要素的这种逐利性特征,驱动着生产要素在不同地区和行业进行流转,寻找与其禀赋和自身效率相匹配的收益,使资源配置不断优化、效率不断提高。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,能有效提升全要素生产率,增加经济产出,激发经济内生增长的动力,推动城乡经济同步发展。

2.农村要素流动促进城乡要素结构的优化

农村地区所具有的优势要素,例如丰富的劳动力和土地等要素,通过流动转移至城市,满足了二三产业发展对生产要素的需求,并与城市地区的资本、技术等优质要素相结合,促进了城市工商业的发展,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。土地要素方面,大量农地转化为城镇建设用地,为城市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必要条件。另一方面,城市当中丰富的资本要素、先进的技术要素以及生产经验等,正是农村所稀缺的要素,这些要素的流入,满足了农村经济发展对生产要素的需求,弥补了农村要素不足的短板,农村地区得以迅速发展,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,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流动,优化了要素配置结构,带来了城乡共同发展。

3.要素流动提升要素供给的质量

要素流动促进要素供给质量的提升,最突出的表现是在劳动力供给方面。由于城乡之间、不同产业之间的工资率存在差异,吸引着劳动力要素的自发流动,人力资本越高的劳动力所流入行业和地区的工资率越高,相反,人力资本较低的劳动力流入的行业和地区,其工资率也相对较低。劳动力要素从工资率较低的领域流入到较高的领域,并不仅仅是简单的转移流动,而是伴随着其自身人力资本的不断积累和增值。享有高工资率的劳动力,蕴含的人力资本价值也越高。高人力资本的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流动,会加速扩大知识溢出效应,促进知识的传播与扩散,不同区域和行业的劳动生产率也逐渐趋同,对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收敛起到了推动作用,加快了城乡融合发展的进程。技术要素在流动过程中,同样也伴随着劳动力和资本要素的流动,在满足农村发展对技术创新需求的同时,也为农村提供了高技能人才和丰裕的资本,推动了城乡融合发展。

4.激活农村各类要素潜力,提高农民经济收入

打破城乡资源双向流动的障碍,需要激活农村的生产要素,需要盘活沉睡的资产。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大布局来讲,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可以说是继农村土地“三权分置”重大制度创新之后,中央部署的又一项管长远、管全局的重大改革,把集体的经营性资产确权到户,鼓励农村资源资产通过交易平台进行流转交易,将农村资源要素市场化,建设农村要素大市场,实现农民对集体资产的占有使用和收益分配的权利,有利于拓宽农民的增收新渠道,让农民共享农村改革的发展成果,助力乡村振兴。

二、农村要素流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分析

改革开放40多年来,我国农村要素市场化改革取得了不少成就,农民获得了土地、劳动力拥有了自主配置的权力、要素流动也更加自由。但是农村要素资源盘活不够、区域要素流动不畅以及产权保护力度不足的现象依然存在,严重阻碍了我国农村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进程。

(一)农村资源利用率较低

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依然存在着大量没有被利用的资产资源,导致农村资源利用率普遍低下,不仅制约了城乡融合发展的进程,而且对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也带来了不利影响。

农村土地闲置问题突出。在设施农业用地方面,我国设施农业用地方面配置结构处于失衡状态。为了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,我国规定设施农业用地主要占用一般农田,无特殊情形不能占用基本农田。这项对设施农业用地的规定,限制了一部分企业,这些企业以发展设施农业为主,需要通过基本农田的流转来获得土地要素,规定加大了流转的限制,导致其不能获得设施农业用地。同时,在用地指标流转方面,由于没有相关政策细则,一般农田不能通过指标流转的方式成为设施农业用地,从而限制了有关产业发展的土地来源,使得要素供需不均衡,可用于调剂为设施农业用地的一般农田指标盘活力度不够,处于“休眠”状态,另一方面许多农业发展项目又急缺设施农业用地,造成了农村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,土地利用效率较低。

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一直是我国土地改革中的重点课题。目前,我国大多数地区的乡村产业发展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,那就是建设用地的缺乏,建设用地“用地难”问题不是简单的土地供给总量不足导致的,我国的土地要素供给总量一直很丰富,不存在总量缺乏问题,最深层次的原因是农村地区的土地改革不深入,系统性不强,没有运用改革的方式促进土地要素自由有效流动,实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转变,导致农村地区大量的宅基地、集体建设用地闲置,造成了极大的浪费。

(二)农村资产抵押贷款难度大

农村地区拥有大量的资产,但是产权不明晰、抵押与风险防范改革不协调等问题阻碍了农村资产抵押贷款的进程,农村金融的短板始终没有被补齐。一方面,农村资产产权的改革比较滞后,抵押贷款功能缺位。另一方面,农村地区的相关资产处置市场严重缺乏。没有资产处置市场,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的功能又不健全,虽然部分农村地区确定了房屋、大棚等产权颁证,金融机构的贷款抵押积极性也普遍低下,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仍然面临抵押难、融资难等问题。

(三)区域要素流通不畅

在经济和社会等方面,我国存在明显的二元结构特征,导致在农村地区,劳动力要素、资本要素、土地要素跨城乡、跨区域流动存在着障碍,要素流动不畅严重制约着农村地区要素市场化改革的进程。

首先,流入农村的劳动力较少。城镇劳动力下乡动力不足。近年来,我国出台了一系列返乡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,但是返乡效果一直不佳。城市劳动力下乡创业发展主要集中在农村三产融合领域,这些领域对土地要素、资本要素需求更为密集。由于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和资本要素市场发育的滞后,满足不了下乡创业所需的生产要素,使得城镇劳动力向农村地区的转移受到了很大的限制,同时也严重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返乡回流。

其次,工商资本下乡门槛过高。资本租赁农地时间越长,耕地“非粮化”就越加重,农业发展面临着不少风险。所以部分地区为防止出现农村土地“非农化”“非粮化”发展,采取了过于保守或者僵化的态度,设置种种门槛来限制工商资本下乡。在集体建设用地方面,跨区域配置制度还存在着障碍。尽管我国允许耕地新增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可以调剂使用,但是调剂使用的范围却大大有限,仅限于深度贫困地区和对口帮助的省份之间,全国范围流动配置的通道还没完全打开。

(四)农村产权保护不力

近些年来,虽然我国加快了对农村集体产权确权颁证的进程,更加注重对农村产权的保护,但是我国农村产权保护仍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,补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短板刻不容缓。

首先,土地经营权人的权利缺损。当前我国颁布的法律当中,有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的权利和义务规定还比较少,实践当中土地承包权人的权益难落地,承包权人的权利也难以得到有效保护;另一方面,承包经营权人的弃耕撂荒和掠夺式经营现象也得不到有效约束。

其次,企业投资产权未受保护。农业企业是市场、产业和农民的枢纽,是关系农村要素市场化配置、农业产业兴衰和农民收入的关键力量。目前由于我国的农村产权保护制度还不完善,部分农村地区存在着企业投资产权受侵害的问题,许多企业因此减少了对农村、农业的投资。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“大棚房拆除”。许多地方在实施政策时放宽标准,“大棚房”相继出现。后来国家出台了对“大鹏房”的.整治政策,各地按规定拆除了违规“大鹏房”,但是“大鹏房”是企业投资的项目,拆除之后却没有相应的补偿措施,企业投资的积极性受挫,也严重影响了经营主体继续追加投资的积极性。

三、农村要素流转的发展趋势和前景的展望

从我国农村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经验来看,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就是要改善资源配置方式,消除束缚市场主体活力、阻碍市场和价 值规律充分发挥作用的弊端,其重点是持续做好资源要素盘活、流动与保护“三篇文章”。

(一)做好资产资源“盘活”文章,促进要素市场充分发展

破除要素自由流动的藩篱,是农村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应有之义。一般而言,资产资源可流动、可交易的范围越宽泛,越能促进资源从低收益领域流向高收益领域,并促进要素配置效率提升。因此,促进资产资源自由流动,要加快破除横亘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上的“两个藩篱”:一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藩篱,要加快推进城乡资源要素双向自由流动,既要破除劳动力、土地进城的制度阻隔,又要消除工商资本下乡的阻挠隔阂;二是区域分割的行政藩篱,要加速推动劳 动力、土地、资本等要素跨区域流动,促进要素从低收益区域向高收益区域流动,实现要素配置效率的改善。

(二)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激发资源要素活力

加快弥补农村要素市场功能残缺。我国农村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较为滞后,要素交易规则、交换平台等不健全,要加大力气建设农村要素交易平台,健全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功能,推动农村资产资源进场交易,引导地方建设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交易市场,制定要素交易规则,完善要素交易服务。

(三)扎实做实资源资产“保护”文章,完善农村要素市场生态环境

在资源交易与配置过程中,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风险与纠纷。没有产权保护这个“钟罩”,市场就很难发展起来。我国过去 40 多年市场化改革的历程,就是非公产权不断得到承认、保护层次不断提升的过程。深化农村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,要强化资源资产的保护,稳定市场主体预期,激发市场主体活力。

(未完待续)